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安徽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推进方案解读

发布日期:2017-05-02 09:06:12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关于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6〕231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发〔2016〕21号)、《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皖政〔2015〕106号),促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并印发《安徽省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推进方案(2017-2020年)》(以下简称《安徽推进方案》)。

一、出台《安徽推进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2016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联合印发《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以下简称《行动指南》)。《行动指南》是《中国制造2025》1+X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1”指的是《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十年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X”指的是11个指南,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细化配套措施。

《中国制造2025》给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总体导向。《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提出要推动安徽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和生产服务化发展。制定《安徽推进方案》,目的是引导制造和服务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个方向,既是我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现实要求,也是安徽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重要措施,更是顺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升级的必然选择。

发展服务型制造,能够推动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周边众多省市的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型制造。江苏省早在2015年7月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工作意见》。《行动指南》在2016年7月发布后,全国已有辽宁、重庆、四川、河南、甘肃、福建、浙江、吉林、广东、上海等共11个省市发布了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专项文件,其他省市也正在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

二、怎样理解服务型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个重要方向。关于服务型制造,在国内外的理论和实务层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对其概念内涵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国家发布的《行动指南》在广泛吸收多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制造业发展实际,给出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得到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的认可。即: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在这种形态下,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优化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中的比重,从而实现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这个概念表达了三层涵义。一是产业形态层面,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按照三次产业结构的划分,属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部分。加快服务型制造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做优二产、做强三产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融合方式层面,强调服务要素在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的作用,也就是既要发展基于制造的服务,也要发展面向服务的制造。三是发展成效层面,不仅要向价值链两端延伸,还要实现价值链整体提升。

三、推动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展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是打造竞争新优势。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于产业门类全、产能大、价格低,能够以较高效率为全球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但是,国内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仍然较弱,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总体处在中低端。发展服务型制造,以创新设计为桥梁,推动企业立足制造、融入服务,升级产品制造水平提升制造效能,拓展产品服务能力提升客户价值,将能够重塑制造业价值链。

二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催生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信息化加速了服务型制造发展。当前,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要实现经济换挡不失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必须补足短板,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融合,实现制造业转型发展。特别是要抓住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应用带来的与全球同步创新的难得机遇,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举措。从产业结构看,国内经济存在着低端产能过剩和高端产能不足并存的矛盾,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更好地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升级的形势,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制造业企业以产需互动和价值增值为导向,由提供产品向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转变,有利于改善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顺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

四、从企业来说,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增强竞争力的转型路径,《安徽推进方案》如何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安徽推进方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建设决策部署,以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服务型制造专项试点示范为抓手,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在资源利用、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等环节全面优化升级。政府主要从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在起草过程中,特别把握了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着力把握产业转型的导向性。《安徽推进方案》将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结合安徽实际为省内制造企业指出转型升级的前瞻方向。重点强调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开展服务转型既是大势所趋,也是可行之举。鼓励省内制造业企业聚焦核心产品和业务,对内提升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对外开展资源整合和分工协作,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形式,持续培育竞争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力。

二是着力把握路径方式的多样性。服务型制造是广泛出现在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的新型产业形态。在转型的总体趋势下,具体的路径和方式千差万别,需要企业根据情况自行决策。《安徽推进方案》充分考虑到安徽制造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各行业特点,总结提出对我省制造业企业转型有切实借鉴性和操作性的若干模式,积极推动企业参考实施,尤其支持企业因地、因业,自主实践并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

三是着力把握制造发展的阶段性。《安徽推进方案》在目标设定、政策选择等多个层面,紧扣我省制造业中大多数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引导。坚持贴近实际、稳步推进,选取一些经过市场检验、发展相对成熟的模式进行推广,力求引导企业解决服务转型中的共性问题,帮助企业找到切实可行的转型路径。通过推动这些制造业“中坚力量”的服务转型,带动全省制造业的整体提升。

四是着力把握政策引导的科学性。《安徽推进方案》在服务型制造的整体推进上,更加注重引导发展方向、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凝聚社会多元合力。政府自身主要做好政策目标引导、营造良好生态、健全服务能力等基础工作。同时,注重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的协调衔接,力求充分形成政策合力,有效推动服务转型。

五、《安徽推进方案》在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设定方面有何考虑?

《安徽推进方案》在对服务型制造长期发展趋势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建设决策部署,以深化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为主线,以推进服务型制造专项试点示范为抓手,推动制造业由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创新设计、总集成总承包、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外包等业务,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安徽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

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制造强省建设进程相适应的服务型制造能力。同时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提出了两类目标。

第一类是定性的发展目标:即“三个层面”的分目标,包括发展环境层面、发展格局层面、发展绩效层面。

第二类是定量的工作目标:即 “5131”示范任务,培育50家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支持100项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搭建30个以上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新认定100家以上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131”是我们从工作上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届时检验我们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

六、《安徽推进方案》提出的十项任务实际上对应着服务型制造的若干模式,这些模式是如何选择和确定的?

《安徽推进方案》以价值链为主线,为更好地体现服务型制造对价值链前、中、后各环节的提升作用,提出了十项重点任务和领域,这些都可以视作是当前鼓励发展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这十项任务分别是:

1. 加快制造业创新设计发展。

2. 推广个性化定制服务。

3. 发展总集成总承包服务。

4. 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

5. 优化供应链管理。

6. 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

7. 支持服务外包发展。

8. 推行合同能源管理。

9. 引导发展融资租赁服务。

10. 培育智能服务新能力。

目前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有的是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可望在几年之内实现一定突破进展的工作。比如创新设计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等。以定制化服务为例,省外的不少服装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省内一些装备制造类企业中也有的开展了一些尝试,但仍需要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定制设计和柔性制造能力,实现生产制造与市场需求高度协同,强化用户体验,提升产品价值,形成对消费需求具有动态感知能力的设计、制造和服务新模式。

还有的模式目前尚出于探索阶段,但未来一定会蓬勃发展,比如信息增值服务、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等。对中小企业来说,则应该积极承接专业制造业务,外包非核心业务,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会不断创新,诞生一些新的模式,我们将跟踪行业进展,在今后的政策措施中不断完善。

《安徽推进方案》特别强调要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服务,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等,实现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匹配和高效协同,这些都与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相一致,只是侧重点有所区别,服务型制造着眼于价值提升,更关注企业开展基于制造和产品的服务。

七、《安徽推进方案》如何能够得以贯彻落实?

《安徽推进方案》始终秉承“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鼓励企业创新生产组织形式、运营管理方式和商业发展模式,加快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政府也将全面营造有利于服务型制造发展的生态环境,主要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产业政策引导。我们将在安徽省推进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出台的有关优化财政、税收、贷款、融资、土地、价格等政策,尤其要充分利用推进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措施,为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同时,加大对服务型制造的工作统筹力度,密切省级部门的分工协作,加强宣传推广,动态跟踪产业发展态势,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

二是落实好年度工作任务。为了促进《安徽推进方案》的落实,我们将积极对接、主动完成工业和信息化部安排部署的相关年度工作任务。同时,紧紧围绕制造强省建设的推进,按照年初细化排定的2017年度我省推进服务型制造工作计划(包括组织调研、出台政策、开展培训、遴选示范、成立联盟等),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开展示范宣传推广。我们将积极开展省级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和示范平台的遴选公布工作,健全示范评价体系和遴选管理工作办法;加强服务型制造经验总结和案例推广,总结编印示范案例集;适时开展“服务型制造江淮行”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园区、走进企业开展政策宣贯、现场诊断和咨询服务。我们还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跟踪服务型制造发展新趋势、新模式,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服务型制造概念、理念、实践和绩效的宣传推广。

四是夯实发展基础。我们积极推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通过建立服务型制造专家库,形成全省服务型制造政策咨询、行业诊断、人才培训的智囊团,为推进全省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还将通过建立健全并动态管理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重点项目库,强化对全省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方向、存在问题的深度研究,把握服务型制造发展趋势,有效指导全省服务型制造的推进工作。


关闭
顶部